是什么造就了一份好BP?
好的商业计划书绝对可以说价值数百万。很多初创项目的BP一开始都很烂,但是经过多番修改,能成功引起多家投资机构的关注和约见,估值都能翻一番。
这些年,经过和数位一线创投大咖的畅谈,发现其实一份好的BP(主要指早期融资所用)应该具备以下要素:
逻辑清晰,亮点突出
不超过20页(基本上12-14页绝对可以写清楚一个项目,尤其是早期项目,业务模式不复杂,业务数据也不多,还处于摸索尝试期)
而写一份商业计划书BP的逻辑:
本质上来讲,用来融资的BP就像是一份销售文案。销售对象是投资机构和投资人。
你需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说明你的项目够诱人,够有赚钱空间和机会,值得别人从口袋里拿出真金白银来投资。
我看到很多商业计划书其实就是自己公司的产品介绍,等于把自己公司的目录做成PPT就当BP了.....
这是完全没有吸引力的逻辑,投资人很难被吸引。
那好的逻辑可以是怎样的呢?
我觉得可以是以下这样的:
Who (我们是谁?项目名称)
What(我们做什么?一句话讲清楚。千万别写太长,有些人写满满一页,完全看不明白)
Why(为什么我们做?) 这里可以遵循行业痛点——我们的解决方案(也就是产品)
Value(有什么样的市场价值)市场前景——现状及竞争对手分析——我们的优势(核心竞争力)
How(如何做?这里是战略部分,不是战术,不需要写的非常细节)营销战略——发展规划——核心团队(谁来做?)
How much(需要多少资金)
融资需求(计划融资多少,出让多少股份)——支出规划(融到的钱怎么花,花多久,达到什么成果)
以上这个逻辑就是一个思维严密的说服过程,能够从客户或读者的角度出发,抓住对方的注意力,吸引他看完你的项目,并有联系你的冲动。